盛煌娱乐-盛煌平台-盛煌娱乐平台【盛煌注册】
盛煌娱乐|盛煌平台|盛煌娱乐平台【盛煌注册】报道,任正非在华为内部讲话说,“未来三年,全球经济危机,要把活下来作为主要纲领,将寒气吹给每一个人。”
话音刚落,科技、互联网等都席卷进裁员潮。
据财经新闻,今年科技公司裁员已超10万人,主要集中在美国。
据金十数据,美国7家互联网巨头裁员近8万人,全球或超10万。
而我国去年开始,国内互联网就掀起了裁员潮,爱奇艺裁员20%到40%;快手裁员30%,快手游戏甚至一度只留6个人;字节跳动撤销“人才发展中心”;蘑菇街整体裁员30%,其中技术部裁员近70%;百度MEG被曝放了大招,游戏部门疑似全军覆没。
房建从2020年去库存开始,已经有34家知名地产宣告爆雷,负债规模超6.8万亿。33家上市房企2022年上半年业绩报告中披露员工情况的数据推算,有28家企业员工数量减少共计5万人,最近建业集团传出或将裁员7000人。
大规模裁员背后,可能得三个原因。
一是公司业务萎缩,相应业务板块的人员就要进行裁撤。
二是过度招聘,对行业前景的评估失误,错配了大量高技能人才。
三是公司成本过高,利润压力太大,裁员缩减成本,维持企业发展。
有数据显示,2020年疫情期间,国内一共倒闭了46万家企业。2021年超50万家企业倒闭。全国总负债人群超过8亿。
无论如何,都得提前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做好长期考虑了。
1
如何为职业持续蓄力
说到持续,就不得不说两件事情。
第一是自己的核心竞争力,也就是能力壁垒。利用好自己的核心优势,做到人无我有,人有我优,人优我占绝对优势。
第二是外部市场需求。当市场需求很强时,这或许就是个风口,站在风口上,猪都能飞起来。但也别忘记了,当市场萎缩时,从风口上掉下来也是会很疼的。
从这两个维度来考虑自己的长期发展方向,就比较明朗。
如果某专业市场需求很强,你的能力壁垒又很高,无论市场是否有大规模裁员,都不影响后续职业发展。这家单位不行,换一家单位再就业。
如果市场需求弱,说明是小额细分市场,如果能力壁垒很高,依然可以利用自己的发展优势,找到合适的企业。
但如果能力壁垒低,市场需求又强,要么想办法提升自己的技能,要么要找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。
2000年初,互联网发展势头迅猛,我一个同学的哥哥哲学专业毕业后很难找到工作,于是就去培训机构学了一年C语言,Java等,去了上海一家互联网公司,十年之后,就做到了技术负责人,领导还委任他去新市场成立独立开发机构。
疫情之后,短视频进入了一个迅猛的发展期,认识的一个审计师,没有跟风做短视频业务,他擅长做文字工作,于是就稳扎稳打的做知识付费,现在一篇文章的广告收入也有2000元左右了。
市场需求弱,能力壁垒又低,建议就不要进去厮杀了,等你学成归来,也许市场早已被头部占领,毕竟技能的学习和积累都是需要时间的。
综上,还是要找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,建立自己的能力壁垒。
只要有市场,任何一个行业即便遇到寒冬,腰部以上的人永远都可以活得很好。
做不到行业翘楚,怎么办?
2
要事业,还是要工作
大家都知道求职三叶草模型,这个模型核心要素分别是:你擅长的、你喜欢的、社会需要的。
擅长,你就具备了竞争力。
喜欢,你就能干的持久。
社会需求,你就能获得收入。
在《远见》这本书里,作者建议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甜蜜区,也就是说擅长+喜欢+社会需要。
永远在甜蜜区打球,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,能得到最大化满足。
但很多人的职业生涯,都是在慢慢靠近甜蜜区的。
怎么办?
让我们来看看三叶草都可以组成哪些类型的工作?
擅长+喜欢+社会需要=甜蜜区,可以构成一份终生的事业。
两两组合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