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盛煌娱乐-盛煌平台,山东初物【盛煌注册登录】
首页-盛煌娱乐-盛煌平台,山东初物【盛煌注册登录】报道,“又买了一点,虽然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。”
10月25日凌晨,腾讯超级“铁粉”段永平再次发文,这是他年内第六次公开表示加仓腾讯。
这是充满挑战的一年,10月24日11.43%的大跌后,腾讯今年以来已经下跌了53.28%(截至10月25日),当前206港元/股左右的价格,已经回到2017年的水平了。
“以为是985,结果已经211了”,可以视为近期网友对腾讯股价5年来创新低的经典评论,揶揄中饱含投资者的心酸和腾讯的无奈。
然而,作为港股中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,即便是今日大跌之后,腾讯控股总市值依然达到1.98万亿港元(约合人民币1.8万亿元),放眼A股也是仅次于茅台。
腾讯股价连续下挫的原因错综复杂,这迫使它又站在了一个新的十字路口,只是这一次更为被动。
在这个关键节点,腾讯几位重要股东如何博弈,背后有什么样的故事,以及当下腾讯呈现出的状态,都值得再次审视。
01、大股东卖卖卖,腾讯自己买买买
翻开腾讯的年报,其第一大股东MIH TC是由南非报业集团Naspers全资子公司Prosus所控制,而Naspers和Prosus之间既是母子公司关系,也互相持股,可以简单理解为MIH TC背后就是南非报业集团Naspers。
自2022年6月27日宣布减持以来,大股东南非报业集团Naspers陆续减持腾讯股份,成为腾讯近几个月股价下跌的重要原因之一,而这位来自南非的大股东和腾讯之间其实有着一段颇为长远的渊源。
1998年,马化腾和他的四位合伙人一起凑了50万元创立腾讯,1999年腾讯的QQ用户达到100万,但账上却只剩下1万多元现金,腾讯急需找到新的投资人注资。
这时候的马化腾托关系联系到李嘉诚,李嘉诚的儿子李泽楷旗下的盈科,和当时一起考察项目的IDG分别投了110万美元,各占腾讯20%的股份。
随着QQ用户数迅速增长至2000年的千万级别,腾讯的资金也在添置服务器过程中快速消耗,盈利似乎更加遥远,于是腾讯再次开始寻求资金,但先后被搜狐、新浪、雅虎中国、金蝶和联想等公司拒绝。
此时,一位中文名为“网大为”(寓意互联网大有可为)的外国人,作为南非报业集团Naspers在中国的唯一员工,来到了腾讯的办公室,在此之前,他已惊叹于中国每个城市的网吧桌面都挂着QQ图标,接触的几位中国公司总经理名片上也都印着QQ号码。
就这样,看好腾讯的Naspers陆续从李泽楷的盈科、IDG及马化腾创业团队手中,以合计3200万美元获得了腾讯控股46%的股权,一跃成为第一大股东,而包括马化腾在内的创业团队,则通过投票权和分红权分离,保住了自己对公司的实际控制权。
漫长的岁月里,Naspers始终扮演着一位善意投资人的角色,和腾讯控股之间各自安好。不过,Naspers和子公司Prosus两家公司的经营情况其实并不理想。
目前Naspers的主营业务还包括电子媒体、印刷媒体和企业服务,Prosus的主要业务则是投资国际互联网资产,二者分别在南非的约翰内斯堡股市和荷兰阿姆斯特丹上市,其中Naspers因为庞大体量还是南非股市上非常重要的一支成分股。
2022财年,Naspers和Prosus两家公司的绝大部分利润都是依靠腾讯的派息,最核心的资产也是持有的腾讯股票。
也正是因为这样,两家公司的市值相比于公司资产价值均出现了严重的“净资产倒挂”,简单理解就是市值远低于净资产,有股东认为既然股价无法真实反映腾讯持仓价值,就应该卖掉腾讯股票变现或者回购自身股票。
于是2018年和2021年,Naspers对腾讯进行过两次减持,分别按大约405港元/股和595港元/股的价格,减持了1.9亿股和1.92亿股,合计套现1910亿港元,且Naspers在这两次减持后均表示,至少未来三年内不会进一步出售股份。
在2018年中国 (深圳)IT领袖峰会上,马化腾还公开表示,“大股东Naspers坚守了十多年,前几天才卖了一点点”。当时显然没人料到,善意的大股东第三次减持来得如此仓促。
除了减持套现,Naspers还从腾讯每年的派息分红中获得不菲的收入——2007年至2021年,Naspers从腾讯获得的股息从1亿港元增至44亿港元,近15年合计获得252亿港元。
与此同时,腾讯还在2021年末以京东股份向股东派发特别中期股息,之后Naspers公告称,获得1.32亿股京东股份,约占京东4%股权,且已在2022年6月24日完成出售,实现收益约36.7亿美元。